目前分類:關於肯洛區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肯洛區,原名Kenneth LOACH,1936年出生於英格蘭的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喜歡歷史,尤其著迷於莎士比亞的戲劇。年輕時在牛津聖彼得大學攻讀法律,畢業後即投身劇院。1963年,他進入英國國家廣播電視公司(BBC),以拍攝「電視記錄片式戲劇」(docudrama)為主,後來他以電視紀錄片導演的身份進入電影創作領域,仍舊保持著紀錄片特有的質感,樹立起樸實無華的寫實主義風格。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威尼斯影展大獎、Golden Osella 最佳劇作和SIGNIS大獎得主


自由國度門戶大開,壓榨基層勞工的機器也蠢蠢欲動。肯洛區2007年的《自由國度》再度將鏡頭焦點鎖定在勞工權益的議題上,提醒一般大眾,這個被主流傳媒刻意忽略,現實社會的問題。離鄉背井,滿懷理想及美夢踏上異鄉,移民族群卻發現新生活的生活條件竟然同樣處處受限,而微乎其微的心血勞資,卻還得讓人賺上一攤肥水!?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年歐陸影展最佳攝影

愛爾蘭電影電視賞觀眾獎、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影片

和坎城影展金棕櫚殊榮及其餘19項大小影展提名

 

《吹動大麥的風》背景設在愛爾蘭獨立戰爭,和其後的愛爾蘭內亂之間,因其內容的爭議性,當法國有高達三百多個戲院搶著要播Loach的新片時,英國境內僅有30的戲院放映。不過在勇奪金棕櫚之後,英國觀眾突然之間意會到這部片超乎政治立場的寓意,瞬間有一百多個電影院同時播放這部經典之作。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1年的夏天,某個瞬間,雙子星雙廈大樓,從遠方看去,像是化成幻影一樣消失,這座象徵資本主義的摩天大廈跌成了碎片,全世界的自由似乎都一起受到了攻擊,無數立場不同、背景不同的人們開始互相猜忌,當然,也有人互相扶持。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weet sixteen原指美國少女於十六歲時舉行,一個類似成年禮的活動,主要大概是要慶祝情竇初開吧,想為青春年華留點紀念。

然而主角里昂的甜蜜成年禮卻以少了無邪的歡笑。

首先,母親無辜頂罪入獄,希望一家人能團聚,成為一個像樣的家, 里昂希望母親出獄後,一切能重新開始,但是母親邪惡的藥頭男友和粗俗的父親緊迫釘人,似乎不想給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一個全新的生活。於是里昂計畫遠走高飛,找個遙遠的地方從零開始,但是問題是,從哪開始呢?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e want bread, and we want roses, too.”

“Bread and roses“這個詞來自於詹姆士歐芬海 1911年的一首詩作,原獻給“西方的女士“,在1912年麻州的布料工廠罷工運動中被廣為引頌,於是成了追求合理勞資及工作環境的別稱。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裡有些角色,人們不會稱之為悲劇英雄,因為為了稱職地扮演好可以隨時踢掉的身分,他們通常不能太搶鋒頭。這些角色常常是會讓觀眾憤慨“笨蛋!你怎麼還不覺悟!“的人。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一個春天,一個失業的共產主義者,為了打擊日漸壯大的法藍西主義,離開貧瘠的Liverpool,來到甚至更荒涼的西班牙,理想主義者來到異鄉,他要為崇高理想而戰。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1 法國坎城影展FIPRESCI得獎

1991 歐陸影展最佳影片得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3 Goya獎代表英國最佳歐洲電影提名

1993 Prix Italia 特別獎得獎


聽到Riff-raff這個字,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景象是那張讓人毛骨悚然的臉和眼線,不過我想,或許Ken LoachRiff-raff,在某些層面上,也一樣恐怖吧。好笑的是,這部描寫當代英國勞工階級生活的寫實電影,在某些人眼裡,是部喜劇呢!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9金球獎最佳英語外片提名

或許每個人都想過,想要一個好萊塢式的戀愛,能夠找到另外一半,你的真命天子/女,你的靈魂知音,同時生命中所有一切不完整,都將得到補償。然而,或許大部分這樣想的人,都會發現,這還真是難啊!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