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獎導演呂克賈奎與兩性專家吳淡如分享《小王子》愛情哲學




睽違台灣三年,曾以《企鵝寶貝》一片勇奪奧斯卡金像獎的呂克賈奎,於昨晚帶著他的全新作品《狐狸與我》(The Fox and the Child)訪台,《狐狸與我》的創作靈感源自於世界名著《小王子》,今年適逢《小王子》發行第六十五週年,所以導演訪台的首個公開行程便參與了一場以《小王子》為主題的座談會,與酷愛《小王子》的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先生,以及曾擔任小王子中文版譯者,同時也是知名主持人的吳淡如小姐,就《小王子》的深刻哲學進行精彩的對談,吳淡如聰明地識破導演的觀點,電影中的確存有愛情的隱喻。現場吸引了許多《小王子》的粉絲到場參加,郝廣才在會後送給導演格林文化所發行的《企鵝寶貝》圖文書,吳淡如也將自己十年前所翻譯的小王子中文版送給導演。

 
座談會在畫面優美、音樂動人的電影短片中揭開序幕,導演呂克賈奎說這是他第二次造訪台灣,感到非常榮幸且興奮。導演表示,《小王子》中的各個篇章對友情、愛情、忌妒等議題都有生動的描繪,一種哲學上的討論,但在他的電影裡,希望用寫實的方式來呈現,讓觀眾藉由真實的畫面,來反思小王子裡深刻的哲學意涵。
 
吳淡如認為《狐狸與我》是部很可愛的電影,更是個很好的愛情寓言,但她在試片過程裡卻比看《神鬼傳奇》還要緊張,因為很多動物片都為了賺人熱淚,最後選擇讓動物死亡,好在呂克導演沒有這麼做。對於大家害怕動物死掉的恐懼,導演表示,雖然劇中狐狸並沒有死亡,但他必須安排這個橋段,因為他認為人類永遠不知道節制,所以希望可以用這個結局來告訴大家必須控制自己的慾望,超過了極限,就會帶來災害。
 
吳淡如認為這部影片的概念並不複雜,可以是部饒富教育意義的電影,也可以解讀為一段有關馴養的愛情關係,是個很好的愛情寓言,狐狸的野性與小女孩的控制欲相互拉扯,鋪成出豐富的劇情張力,適合小朋友,也適合情人,更適合闔家觀賞。淡如也認為導演和馴獸師都很偉大,拍動物的技巧非常高明,不段追問導演山貓追逐狐狸的戲是如何完成的,對此導演刻意故作神秘的表示,技術性問題說出來就不好玩了。
 
《狐狸與我》優美的電影配樂引起許多人的討論,吳淡如特別發現從《企鵝寶貝》到《狐狸與我》,導演對音樂很敏感,不但有非常空靈的新世紀音樂,更有許多法國傳統的民謠,搭配上令人感動的畫面,太美好了;也因為畫面實在太美了,吳淡如建議旅行社可以安排套裝行程,企畫個《狐狸與我》的電影之旅。有趣的是,吳淡如所提到的電影配樂家艾麗絲露意絲目前正好在台灣學習古箏,導演抵台後才輾轉得知艾麗絲也在台灣,笑說台灣真是個好地方,大家不約而同都在這裡相聚。
 
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先生也是小王子的超級大粉絲,他認為這部片非常適合現代台灣人看,因為台灣人過慣了快節奏的生活,總認為時間就是金錢,但導演卻要觀眾靜下心來欣賞細節,慢慢醞釀出劇情的高潮,換取心中的共鳴。又說道「God is in detail.」(上帝存在細節之中),要學會尋找跟等待,現在的教育卻是亂找與缺乏耐心。導演回應道,《狐狸與我》的確是部重視細節的電影,需要有很多的耐心把情緒鋪成出來,這部片在某個程度上也是自己的自傳性電影,希望可以回到大自然用一種緩慢的步調來體驗人生,希望讓自己的小孩也可以看到,為後代子孫保存個好記憶。
 
這次是呂克賈奎第二次訪台,2005年,呂克賈奎曾帶著他的《企鵝寶貝》來台參加「宜蘭國際綠色影展」,當時台灣是海外宣傳的第一站,事隔三年,這次導演連同劇中的動物訓練師,帶著新作參加臺北市立動物園主辦的「2008夏日動物影展」,《狐狸與我》不但是參展電影中唯一一部仍未在台放映的片子,更搶先美國、日本等國放映。連續兩次都將台灣設為重點宣傳地,導演表示台灣真是他的幸運地,上次結束《企鵝寶貝》的台灣宣傳行程後,各地票房陸續開出好成績,最後更讓他抱得奧斯卡大獎歸,而台灣民眾對於動物的熱情,更讓他印象深刻,他相當驕傲可以再次訪台宣傳,與台灣觀眾分享他的電影,也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他的作品。
 
《狐狸與我》靈感源於風靡全球的經典讀物《小王子》中一個小王子與狐狸相遇的篇章,探索著人與動物之間的「馴養」關係,以及互相牽引的情感,保留了《企鵝寶貝》裡對動物的真實記錄,更添加了許多人性層面的細膩感情描繪,以及哲學上的思辯空間。全片在法國、羅馬尼亞、義大利等地拍攝,總成本近1500萬歐元,在法國上映時創下超過兩千萬美金的票房佳績,勇破《企鵝寶貝》的紀錄。
 
《狐狸與我》導演呂克賈奎不但是傑出的電影工作者,更是位受過嚴謹訓練的生物科學家,他的電影同時具備濃厚的自然情懷與寫實的科學邏輯,作品無論在票房、電影藝術成就,甚至是環保議題上,都深獲好評。他的首部長片《企鵝寶貝》一舉奪得2006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票房高居去年全美紀錄片票房第二名,在台灣也寫下直逼四千萬的票房紀錄,不但引起全世界對環保議題的關注,更帶動了動物電影的蓬勃發展。雖然許多人都認為呂克是專拍動物的導演,但實際上他的專長在於捕捉大自然間萬物的性格,從《企鵝寶貝》的擬人化手法,到這次《狐狸與我》中對親情、友誼等議題的著墨,使得呂克的電影不但具有紀實的廣度,更有人性溫淳的深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