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洛區一向擅長對底層生活的深刻描寫及對足球的瘋狂熱愛,都仍在《尋找艾瑞克》清晰得見。只是這回少了對體制與社會的控訴,多了面對自我的幽默省視,還有肯氏作品少見的樂觀結局,雖然舉重若輕,卻依舊鏗鏘有力。」

~《尋找艾瑞克》塗翔文電影短評~

塗翔文.jpg 

肯洛區時常描述英國的底層社會,拍攝場景也總是不在倫敦,經常挑在你念不也念出來的地名,像是蘇格蘭的北部小鎮;因此我們時常在他的電影中聽到很多口音,不像一般的倫敦口音,所以從前我看他的電影都會懷疑:這是英文嗎?

英國地方很大,肯洛區總是會關懷到各個不一樣的地方,甚至是鄉下地區、工業重鎮,進而描寫工人階層的生活;這是他電影中很大的一個特色。

 

肯洛區求學時期唸的是法律,為什麼學法律的會去拍電影呢?學法的人對法律很瞭解,反而知道法律制度和真實的人性是有非常多落差的,很多事情法律無法規範也無法解決,而肯洛區選擇了用拍電影的方式來面對他有興趣的議題。

大約從六0年代開始他便開始在電視台工作,拍了非常多的紀錄片,這樣的生涯跟波蘭的重量級導演奇士勞斯基很接近,他們都是從電視圈拍紀錄片起家;紀錄片工作者相對關心真實生活,這個部份也變成肯洛區電影中重要的主軸。在五零年代中,英國也出現了電影新浪潮,當時的電影類型被稱作「廚房水槽電影」,這類電影的特色是進入家庭,拍攝真實生活,不再是以往的美麗貴族、倫敦上流社會的題材;肯洛區也受到這些新浪潮導演之影響,他個人亦相當喜歡義大利新寫實電影。

 

在全世界影壇,肯洛區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英國導演,但他的作品印象跟我們一般接觸到的的英國電影類型(跟好萊塢電影較接近)是不太一樣的,他始終堅持獨立製片的風格,拍攝他想說的故事;肯洛區電影中的角色經常不用職業演員,很少看到英國現代的大明星,就算有也是之後才有名氣,譬如說在《一路到底脫線舞男》及《猜火車》中有精彩演出的勞勃卡萊爾(Robert Carlyle),之前便演過肯洛區許多8090年代的電影,另外肯洛區2000年《麵包與玫瑰》的男主角就是《戰地琴人》的奧斯卡影帝--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而在他寫實的電影風格之下,卻仍依舊維持在精準的故事敘述,還是可以看到人物的喜怒哀樂以及清楚的敘事線

 

雖然肯洛區的風格是寫實電影,但並不嚴肅乏味。我們看肯洛區的電影經常會覺得熱血沸騰,社會種種不公平的現象時常在其中出現,很多人把肯洛區當成一位很激進的行動派導演,他最喜歡說勞工的故事,探討問題包括、失業、家庭、社會階層及最重要的感情,每部電影幾乎都會有他用自己方式詮釋的愛情故事,或者是對現實生活之外的夢想追求,如《尋找艾瑞克》中出現的天王足球巨星艾瑞克.康托納;肯洛區是一位瘋狂熱愛足球的人,他的電影上也經常充滿足球的元素。

《尋找艾瑞克》基本上還是講一個工人的故事,但這部片是我個人認為肯洛區有史以來最 happy ending的電影,沒有太沈重的包袱及強烈控訴的議題,最後的歡樂氣氛也是全片的最高潮,但在平民的真實生活描繪中,仍不脫關懷中下階層及社會議題的特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