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篇業界朋友向曾劍老 ​​師的提問帖(http://107cine.com/stream/29421/)引起大家圍觀,我們看到非常好的各種角度的問題,反饋給曾劍老 ​​師後,得到一篇寶貴又精煉的攝影手記,感謝曾劍老 ​​師的認真回答,在此回復大家!

200904iv8eq1vqip30qvwq.jpg.thumb.jpg  

《推拿》講述了南京的幾名盲人推拿師的生活與情感境遇,改編自畢飛宇的同名小說,該小說曾於2011年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婁燁在首映式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選擇拍攝《推拿》是因為原著提供了一個非常優秀的故事,電影名字雖叫推拿,卻呈現的是盲人在按摩工作之外的生活。

攝影師曾劍獲得:傑出藝術貢獻獎銀熊獎(Silver Bear for Outstanding Artistic Contribution)!

曾劍老 ​​師為《春風沉醉的夜晚》擔任攝影、剪輯,並以此片榮獲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2010)最佳剪輯獎。

他也是《頤和園》、《蘋果》的剪輯師,在李玉的《觀音山》中再次兼任攝影及剪輯。

◎《推拿》攝影手記

這次獲獎確實意外,一般都會認為最佳攝影這個獎多數會給畫面華麗漂亮的電影,所以這次特別意外,《推拿》的影像很樸素,很清淡,沒有過多的修飾,是另一種“美”吧。

這次我用的攝影機是兩台ALEXA,其中一台是ALEXA M,鏡頭包括:Cooke S4基本套、Alura 30~80mm、Alura 45~250mm、ARRI的移軸、和一套Lensbaby。

200904a2ynr138hm866z83.jpg.thumb.jpg  

ALEXA M是我第一次使用,當時ARRI剛到貨,我經常合作的克諾影視幫我最早拿到了這台機器,非常感謝他們一直對我的支持。ALEXA M非常適合一些小空間和特殊角度拍攝,開始我也會對那根連接記錄單元的數據線有所顧忌,擔心它會影響肩扛拍攝的靈活性,但事實上,我和負責記錄單元的助理配合的很好,拍攝一星期後,我就不再考慮數據線這個問題了,完全無視它,而且ALEXA M是我的主機,全片拍攝差不多兩個半月,素材量特別大,沒有一次出現過數據出錯。

200904i1nnklmnntjieltn.jpg.thumb.jpg  

Alura 30~80mm也是第一次使用,這是一隻非常好的小變焦,焦距段基本上是我常用的,多數電影的拍攝我會選擇定焦,尤其這套Cooke S4,非常柔和,色彩表現也很潤,可以消解一部數字感,但《推拿》這部電影比較特殊,我有很多非職業盲人演員,他們的表演不太可重複,調度上也會比較不確定,我們的職業演員也會有大量的即興表演,而且有很多群戲,經常一場戲十幾個人,調度上又是自由的,場景空間也小,所以對我來說靈活的記錄下來是非常重要的,這顆輕便的小變焦對我幫助太大了,配合ALEXA M,而且我把變焦控制裝在了左手手柄上,在肩扛過程中,自由度被發揮到了最大程度。有的時候我也會把變焦馬達放在光孔上,變焦手柄上設好上下限制,這樣我的左手就可以控制光孔變化的時機和速度。

《推拿》的製作過程中,我和導演婁燁一直探討的是關於“盲視覺”的拍攝,盲人的世界是黑色的,但電影是需要有具體的影像,需要有表現形式,我們一起討論呈現效果,我來考慮技術解決方案。我們都比較排斥用電腦特技來處理“盲視覺”畫面,這樣會顯得比較廉價,而且會破壞全片影像的“樸素”,電影開拍之前,我開始關注到lensbaby的特殊效果,做了一個試驗的短片,但不是很滿意,開拍後,我們先去了南京盲校,在那裡拍了幾天的紀錄片,這樣我們能更近距離的接觸到盲人的生活,同時在拍攝的過程中也實驗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但找出來的形式我和導演只是覺得很行,但肯定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效果,在正式開拍後我們依然在做實驗,沒有放棄,希望能找到一種新的影像語言。

200905m0z2fhfz0uh021s1.jpg.thumb.jpg  

在拍攝的中期,電影中的一段台詞給了導演和我非常大的啟發,“眼睛是有分工的,有的眼睛看的見光,有的眼睛看得見黑”,於是我們商量出,在一些涉及到“盲視覺”的戲採用了一個特殊拍攝方法,白天的戲用正常的鏡頭拍攝,然後晚上再拍攝一遍,只使用移軸和lensbaby,並把感光度都放置在3200,增加顆粒。拍攝時我把手指放進了lensbaby鏡頭里,手指不成像,在一些情緒段落裡,我手指微動,畫面會有波動感,並有明暗的變化,並在鏡頭上方放置了一個LED燈,對演員正面強烈的補光,原有場景裡的燈,如檯燈,日光燈管等,加ND1.2色紙,大大減弱原環境光,只讓環境微微有些層次,讓正面的LED燈成為主光,這樣,一場戲就有三種素材,正常的白天畫面、夜晚移軸鏡頭的正面補光畫面、夜晚的lensbaby正面補光畫面,後兩種並不是單純的主觀鏡頭,會增加更多的主客觀轉換。婁燁在後期剪輯時,他可以隨意白天黑夜轉換,從而建立了我們所認為的“盲視覺”。

這種拍三遍的方法,大大增加了工作量,整個劇組為了實現“盲視覺”,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各個部門也都快被“盲視覺”折磨瘋了。

1395023319_36890.png  

這次跟我合作的燈光師——邢輝,我們一起合作了四部電影,一般我們在開拍前就開始討論光線的設計,看一些相同光線處理的電影,他對我想要的非常了解,他用他的經驗來幫我實現想法,我們在拍《推拿》之前,剛拍完一部完全用直射光、高反差、戲劇化光線處理的電影,拍攝結束直接去了南京,剛到這座城市我們就討論現在都市光線的感覺,大量的散射光,沒有強烈的陽光。《推拿》是現實的,光線不用太多的修飾,真實的光感才是這部電影需要的。婁燁很喜歡在一個真實的場景裡拍攝,不喜歡攝影棚,喜歡演員在場景裡自由的調度,這對我們來說需要解決的是把燈全藏起來,基本360度都能拍攝,這對找光平衡就很難,而且一個鏡頭涉及到三四間屋子,窗戶也是不同的朝向,非常麻煩,但我們做的還行,在幾個主場景開拍前,我們都提前做了燈光預置,拍攝一些試片,現場拍攝只是需要做一些微調。

電影的DI在北京畫林映像製作完成的,調色師朴相株也是老搭檔,我們一起也工作了三部電影,從他開始接手《推拿》開始,我們大概聊了一下,對最終會呈現的影像差不多有著一致的想法,首先我們不做任何的色調,以拍攝記錄下來的色彩為準,當然,如果調一種色調會使畫面“漂亮”起來,但這種做法會跟真實背道而馳,這種“漂亮”也會使影像顯得“膚淺”,影片開始是低飽和度、低反差的,隨著故事發展的強烈化,反差和飽和度慢慢提高,我們讓這種變化成為一種語言慢慢的融入到故事裡去,我們當時一直提的一個詞是“無縫連接”,我們所做的調色工作一定不能凸顯在故事之上,盡可能的讓我們的工作顯得沒有感覺,統一場內所有的畫面,婁燁非常喜歡流淌式 ​​的敘事節奏,他的電影裡經常感覺不到場次的切換,所以我們也讓場與場的過度在畫面上沒有感覺。

  1395023345_55454.png  

非常懷念在南京兩個多月的拍攝,都能回憶起這座城市的味道。

這次和盲人非職業演員的工作非常默契,他們的表現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非常棒,總是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他們每個人都有電影中角色的影子,我經常會看他們在休息的時候聊天說笑,各自的性格清晰明了,看他們就像看電影一樣,我們的職業演員也都非常出色,他們所要塑造的人物其實離他們的生活很遙遠,他們也都在拍攝的過程中找到了各自的方式和技巧。在我的取景器中的所有人都不像演員,就像是推拿師,他們帶著我一步一步走進沙宗琪推拿中心,鏡頭只是拍攝下了他們的生活片段,記錄下了每個人的小故事。

這次特別喜歡得獎時婁燁說的“這是一部關於看不見的電影,但這是一個看得見的獎”,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展現了一部關於盲人世界的電影,電影中,盲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迎接著生活中的悲歡離合。

原文網址:[摄影手记]柏林国际电影节· 最佳摄影银熊奖《推拿》娄烨导演:摄影师曾剑分享创作心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