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文/藍祖蔚

一生精彩,就為一生的紀錄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Journal de France)》跟隨著攝影師Raymond Depardon的腳步與身影,紀錄了法國的近代風情,也觸碰了人與土地的深情。

2012年的初冬,我第一次認識了Raymond Depardon此人,渾然不知,雷蒙.德帕東早已是知名的法國攝影家,從平面攝影到電影紀錄,早已被人尊為大師;2012年的初冬,我慶幸自己看到了最新法國電影《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Journal de France)》,即時認識一位大師,認識一種生命態度,認識一種創作理念。

 電影的主線在記錄德帕東從2006年開始,花了四年時間,遊遍全法國的大小城鄉,尋找有歷史風味的建築小屋及人們,拍攝完成的「法蘭西(La France)攝影展,在數位攝影當道的今天,在隨手隨處可拍攝,影像創作已然氾濫的年代中,他沈穩地踩著腳步,扛著沈甸甸的木質腳架,背著他的老式影棚相機,慢條斯理地選好場景,調好光圈與焦距,送上底片匣,再好整以暇地與取景對象「對話」,然後輕輕按下快門,看似古老的技法與心靈,看似貌不驚人的平凡建物,甚至有些斑駁與陳舊了,卻因為他的片刻停駐,在他選取的角度下,那些不會說話的建物似乎都悠悠甦活了起來......

journal-006-thumb-500x398-17153  

 

建築與人生密不可分,不管是雜貨店,小咖啡館或者就只是一幢單純的住屋吧,每座建築都因人而設,都收載著人的記憶,同時也反射著人的活動能量,但是多數時候,我們都讓這些風景等閒就從眼前溜走,唯有藝術家不然,他們的慧眼讓平凡變得不凡,《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就讓一位老人家孤單行駛在法國大道上的身影,給予法蘭西土地上的人文風景塗上了不凡的色彩。

 

《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的法文原名《Journal de France》,直譯應是法蘭西日誌,從主線來看,那是一位旅人的風土日誌,但從電影的副線來看,則成為一位攝影記者直擊過去半世紀來法國歷史的人生縮影,德帕東的收音師Claudine Nougaret此時扮演著重要的觀點輪述補充角色,她一方面從德帕東的資料室裡,挖出了他過去的採訪影片與相片,回顧他走過的採訪人生,從法蘭西帝國的外交到內政,從司法到影藝,他完成的法蘭西近代史拼圖,不盡然是歷史的全貌,卻也提供了極其有力的現場直擊見証,從布拉格之春的蘇聯坦克,中非共和國的統治者卜卡薩(Jean-Bedel Bokassa,此人在1970年代還是台灣的重要盟邦,在聯合國協力捍衛中華民國席位,還曾來台訪問,蔣中正還親自接機)從政變當上總統再成為皇帝的轉變,以及他如何讓查德反抗軍接納,得到採訪人質的機會......做一位記者,能有他如此機緣與膽識,就已經不虛此生了。

2-18  

 

但是他的鏡頭不只關注國際,對法國國內事務都同樣關心,從高達到亞蘭.德倫(Alain Delon),1960年代的法國影壇風雲人物,他亦曾站在第一線上採訪,甚至還是最早把鏡頭轉向拍攝者,關切起總在影展和名流社交場合前大聲叫嚷的攝影師(或者狗仔隊),那是一位充滿自覺意識的創作者才能兼及的採訪角度。

 

至於他後來關切的法國司法與農村議題,從《第十區法庭,審訊時刻(The 10th District Court: Moments of Trials)》到《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La vie moderne)》,旺盛的創作力與深情的人間關懷,都讓他的選材與表現技法得到更多的討論。

1-11  

一如《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這樣詩意的片名,電影的步調優雅,德帕東記錄的屋宇人生,就是他對法蘭西的人與土地的深情謳歌,更迷人的是透過這麼安靜的腳步與深情的凝視,配合動人的音樂註解,每個畫面都有如一首小詩,吟唱著紅塵之美,他的攝影機總是緩慢移動,總是沈默地捕捉下他所見証的人間風景,不用燈光,沒有解說,他所捕捉的,所呈現的就已說明一切,用感性點撥感性,《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就是如此動人的生命日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