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百人批判自由市場之夜/現場特映《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
因受到颱風影響,原訂活動改期至
2009年8月13日(四)19:00~22:00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主題:百人批判自由市場之夜/現場特映《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
■時間:2009年8月13日(四)19:00~22:00
■地點:倉庫藝文空間展演廳(台北市八德路一段34號3樓)

■ 主持人:陳信行
■ 與談人:馮建三‧楊儒門

※ 本活動名額有限,請預先報名,並憑《震撼主義》入場

■ 主辦單位:時報出版、前景娛樂

■對談大綱:

自由市場鼓吹者不斷散播的迷思之一,是經濟開放可以促成政治民主,然而從智利政變、伊拉克戰爭、南亞海嘯,甚至卡崔娜颶風,一連串證據顯示以激烈手段徹底實行自由市場及私有化政策,帶來的不是「短期陣痛」後富裕的新世界,而是廣大民眾的悲慘處境。

透過娜歐蜜.克萊恩和沒問題俠客對傅利曼及芝加哥學派的批判與驗證,揭發自由市場經濟的震撼內幕……

■ 活動對象:學生、一般大眾
■ 報名方式:本活動名額有限,請預先報名,並憑《震撼主義》入場

1. 報名方式一:(02)2304-7103時報出版客服專線
         (週一到週五AM 9:00~12:00;PM 13:30~17:00)
2. 報名方式二:請按此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時間過的超快,歷經近半個月的投票活動,「2009,請投紀錄片一票」終於抽出第二波得獎名單囉!這次我們要送給你的電影票是《沒問題俠客》,還是2009台北電影節的限定場次喔!

得獎名單如下: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經近半個月的投票活動,「2009,請投紀錄片一票」終於抽出首波得獎名單囉!這次我們要送給你的電影票是6/29(一),13:30,於新光影城放映的《沒問題俠客》,還是2009台北電影節的限定場次喔!

得獎名單如下: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xnet 530.gif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茂昌(前景電影公司總經理)

 

金馬獎的結束,也某種程度象徵了《海角七號》所造就的2008年的台灣奇蹟已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的任務,媒體與觀眾的激情終將散去,該是靜下來具體檢視台灣電影產業的現況與未來方向的時候了。接連在《海角七號》之後上映的眾多國片,除了《囧男孩》與《1895》有著不錯的成績,其他影片的表現其實不如預期,面對回收門檻的沈重壓力,跟過往相比並沒有太多改變。或許,台灣人振臂相挺的義氣只能造就神話,終究不是解決產業現實的靈丹。

 

除卻《海角七號》這種百年一見的例外,2008年台灣共有3部國片的台北市票房超越1,000萬台幣的高門檻(包含在大陸拍攝的《功夫灌籃》),6部的北市票房超越300萬的中門檻,13部超越100萬的低門檻。2007年則有2部超越1,000萬(包含資金、拍攝場景與工作人員均以外地為主的《色戒》),7部超越300萬(包含《天堂口》),10部超越100萬。2006年只有1部超越1,000萬,3部超越300萬,7部超越100萬。2005年也有1部超越1,000萬,4部超越300萬,8部超越100萬。從投資與製片人的角度來看,國片內需市場的表現的確逐年提昇,但幅度其實有限,絕對沒有大到值得舉國歡騰的地步。上述的電影有超過2/3接受國片最大金主新聞局的輔導金挹注,即使如此,再將成本緊縮在少的可憐的1,000萬台幣上下,每一年靠台灣市場就能將投資回收的電影可能只有兩、三部,其中甚至包含了多部成本較低的紀錄片與使用特殊媒材如HDV以將成本壓在500萬以內的電影。從魏德聖一再陳述的觀點來看,這些都不是一個正常的電影產銷結構該有的現象與製片態度(過度壓低成本的廉價商品將無法喚起觀眾的共鳴。)跟《投名狀》與《集結號》相比,《海角七號》一百多萬美金的製片成本其實是非常低的,小兵立大功的事實提供了國人逆轉勝、愛台灣的精神寄託與宣洩的出口。但回歸平靜,真心檢視市場供需的現實,我們到底該用多少錢來拍一部國片?(除非,我們跳脫電影做為娛樂與文化產業的中心主旨,將國片視為「政策使命」、「歷史紀錄」或「地方觀光」的工具,那又是另一個課題了。)

 

或許,耽溺於台灣本地院線票房的成就根本就是個狹隘的觀點。

 

七、八年來,新聞局訂定推動了各式各樣的軟硬體輔導政策,從劇本、拍攝、後製、映演、國際推廣、數位技術、低利貸款、投資抵減、延攬國際團隊來台拍攝到促成國際合製合資等措施,可說是卯足了勁,能做的都做了。認真來看,《海角七號》的成功其實不是一蹴可幾的,而是產官學逐漸有了一個共識:電影需要與觀眾溝通,而非僅求個人藝術表現的精神產物。同時,經過無數的研討會與國際論壇,製片人思維的建立、明星制、國際行銷等觀點也被同等看重。90年代或本世紀初關於「藝術」與「商業」的爭論,或是「輔導金越輔越倒」的論述早已是陳年舊事,一邊朱延平,一邊蔡明亮的壁壘也早已蕩然無存。從製作態度與動機來看,朱延平與魏德聖其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同樣的思維甚至也透過新聞局、教育部的各式人才培育計畫深入到校園,20出頭電影青年再也不是將侯孝賢、楊德昌奉為圭臬。這才是台灣電影產業的根本轉變,三、四年前的《十七歲的天空》《宅變》等類型電影的出現已經透露出端倪,與其將《海角七號》當作奇蹟,不如將它視為電影圈多年來努力的成果印證。

 

事情還是沒有解決。興奮歸興奮,投資不能回收的話,錢從哪裡來?總不能老是抵押房子,或是像酒商廣告般朋友相挺來拍片,然後再藉媒體來陳述「夢想」的可貴云云,用台灣人的硬頸精神來招攬票房。走進校園、街頭賣票、塑造導演刻苦形象等作法早已行之有年,影片本身能不能引起觀眾共鳴才是關鍵。然而,回歸市場面,真正的問題核心不在於像《海角七號》這類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好電影能不能回收,而是一部普通的電影能不能回收。我講的,就是泛指那些已經努力與觀眾溝通,卯足全力後台北市票房還是只能做三、五百萬的電影。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是偏頗的。

 

三、五百萬票房真的很差嗎?那些歐洲得獎藝術片在台灣做超過一百萬,片商就興奮的不得了,已經賺錢了。美商更有許多商業電影以兩倍的映演規模,三倍的行銷預算來操作,票房有時甚至還做不到這個數字,即使如此,他們對洛杉磯的總公司也還交代的過去。因此,國片在台灣的票房其實並沒有不好,不是今年才如此,過去兩三年就已經是這樣了。

 

因此,投資國片要回收,只有三種可能:第一、國片的在地市場還要提昇。(這不是不可能,跟日韓、新加坡、泰國、香港來比,台灣電影的國內市場佔有率依然偏低。)第二、拓展國際市場(每一年有分別超過30部以上的日本、法國電影在台做院線上映,遑論數百部的美國電影。我們為什麼不能反過來出口呢?)第三、政府與企業更多的奧援,不管是從觀光、形象的角度來切入。(撇開侯導日前所稱的對地方帶來的破壞,《練習曲》《海角七號》或甚至諸多偶像劇所帶來的非直接效益其實是可以納入整體考量的。苗栗可以花數千萬請卡列拉斯開唱,觀光盈收成效卓越,同樣的思維當然也可以應用在電影產業上。)

 

要從市場的正常操作面來提昇國片人口,在短期內其實有限的,得一步一步來,需要有更多的好電影與產量來支撐這股氛圍,總不能規定消費券只能看國片,不能看好萊塢電影吧!地方政府躍躍欲試已是事實,無須在這裡贅述。真正的重點是如何增加海外的盈收。

 

讀者可能猜得出我要導入的方向了。我們終究得在華語電影與所謂的台灣電影間作一個有智慧的安排與抉擇。藉著影城的快速建立,大陸的觀影人口每一年都以倍數成長,即使《赤壁》超過3億人民幣的票房,平均兩百個人還是只有一個人進戲院觀賞(反觀《海角七號》是十個台灣人中有一個進戲院看),大陸市場依舊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台灣電影進入中國市場,當然是一個能快速提昇海外盈收的作法,然而,謀合的過程有許多文化、制度、政策等問題需要取捨與解決,香港的作法與CEPA模式(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也不盡然完全適用於台灣,畢竟,台灣電影產業受政府的支助程度遠超過香港的情況,不見得需要完全依賴內地市場。不論是政府對政府,或是假手民間團體來進行合作的談判,兩岸三地的電影合作已然是一個不能規避的事實。台灣市場雖小,但仍具備許多獨有的文化與娛樂產業經營的長才與國際視野,這是能介入大華語市場的重要元素。然而,這個元素很容易被人仿效與超越,甚至收買。因此,政府有關單位得正視這個刻不容緩的議題,別忘了,對岸的電影產業是以倍數在成長的。

 

新聞局與政府相關單位多年來的努力藉著《海角七號》開花結果,已經興奮了幾個月,該是收拾心情,再次出發的時候了。除了諸多既有的電影政策需要不斷因產業現況做調整外,海外這個領域將是下一個大課題。筆者知道新聞局已經著手研議,然而,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這個電影的大家長,以及更上層的指導單位,將沒有時間休息,得立即思考國片下一個階段性任務。

 

我們最擔心的,莫過於只有能凸顯台灣人精神的電影如《海角七號》《練習曲》《1895》才能攪動內需市場的漣漪。筆者深信「多元化」與「國際化」是一個產業的必要基礎。王建民當然是台灣之光,但別忘了他的成就也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全球性運動產業所創造出來的。台灣電影,終將不能規避做為全球華語市場的一份子。

註:本文為完整全文,文章精簡版刊登於2008/12/10中國時報A10時論廣場。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法國擁有悠久歷史、且極具公信力的電影獎「路易德呂克獎」(Prix Louis-Delluc)近期公佈入圍名單,在七部得獎作品中,前景娛樂非常幸運地取得兩部影片的台灣區發行權,一部為今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得主《我和我的小鬼們》,另一部則是有法國版《無米樂》之稱的紀錄片《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La Vie moderne),這兩部電影都將在明年初跟台灣影迷見面。

路易德呂克獎邁向第71屆,今年入圍的七部影片如下:敘述非裔勞工故事的《Dernier Maquis》、最受台灣影迷鍾愛的法國導演阿薩亞斯的《夏日時光》、本屆金馬影展神秘場《屬於我們的聖誕節》、傳記電影《花落花開》、Jacques Doillon所執導的《Le Premier Venu》,金棕櫚得主羅宏‧康特的《我和我的小鬼們》,以及知名攝影師雷蒙‧德巴東(Raymond Depardon)執導的紀錄片《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La Vie moderne)。得獎名單將在12/12公佈。

成立於1937的路易德呂克獎是法國歲末重要的電影獎項,旨在獎勵當年發行的法國影片,評審團由二十餘人組成,成員包括影評人、影展負責人與電影從業人員,目前的評審團主席是Gilles Jacob,他同時也是坎城影展的主席。近幾年路易德呂克獎的得獎影片都曾在台放映,例如05年的《安那其戀人》、06年的《查泰萊夫人》,至於去年的得獎作品《家傳秘方》,更是本屆金馬國際影展的熱門影片。

《我和我的小鬼們》自從今年中摘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的桂冠後,獲得國際媒體與影評人的一致好評,陸續被紐約影展、倫敦影展、溫哥華影展、蒙特婁新電影影展等國際大型電影活動選為重點參展影片,也受到台灣最具規模的金馬影展的邀約導演羅宏‧康特更在本月初與片中中國演員黃威訪台,與台灣影迷分享金棕櫚的榮耀。導演羅宏‧康特對路易德呂克獎一點也不陌生,因為他的首部作品《人性掙扎》即獲得路易德呂克獎為獎勵新人導演而首次增設的「首部作之路易德呂克獎」,這次不但再次入圍,更被視為得獎大熱門。

由前景娛樂代理的另一部電影《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由法國知名的平面攝影家與紀錄片導演雷蒙德巴東執導,入圍本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廣受各界好評。故事以農夫們的人生哲學與小故事為旨,呈現出地方農業面對全球化資本的無力徬徨。年近七十的他花了十年的時間完成這部紀錄片,俯拾間的詩意構圖與充滿智慧的對白,刻畫了這個即將消失的農村樂土,彷彿就是法國版的《無米樂》。這部電影目前正在法國熱映中,上映兩週已吸引了超過十萬民法國觀眾進戲院觀賞,法國片商也決定大幅增加拷貝數以滿足向隅的觀眾,一部紀錄片可以創下如此佳績,實屬難得。

雷蒙德巴東,名列去年坎城影展60週年所特別攝製的《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的三十多位受邀導演之一,與侯孝賢、蔡明亮等國際大導演齊名。電影公司正努力邀請導演於明年二月份的台北國際書展期間訪台,除了讓大家一睹他精湛的攝影功力,更有機會分享他執導紀錄片的心得,敬請密切留意部落格上定期為您更新的獨家訊息。

《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英文預告片搶先大曝光: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倒數五天,神秘的冒險就要開始囉!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