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推薦安東尼奧尼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2 


「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安東尼奧尼的電影裡,真正緊扣人心的始終與因果關係、結局真相無關,與其說安東尼奧尼不在意傳統敘事的戲劇起伏,不如說他早已超越了這一切,以他獨特而銳利的視野,為當代文明的失落與永恆普世的人生茫然做出總結。安東尼奧尼的每一部電影,都是一個偉大作者的風格證明。」-- Ryan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藍祖蔚 2007/7/31

4c42_2

   4dda70_2      

                                                                







大師安東尼奧尼的葬禮簡單而隆重。(美聯社)


柏格曼與安東尼奧尼相繼辭世後,我常去看的美國紐約時報與英國衛報的電影網站上都有洋洋灑灑的文章連結,那是我所敬佩與羨慕的文化深度與編輯態度。至於中國的媒體則偏重於他的紀錄片《中國》,受邀於周恩來,卻遭四人幫禁演打壓鬥爭的往事,則是選擇性地解讀大師了。

柏格曼與安東尼奧尼這兩位大師都不是美國人或英國人,他們的創作高峰也是卅年前的往事了,但是不受血統、文化影響,不受時間阻隔或稀釋,站在世界公民的立場,認識柏格曼與安東尼奧尼所創造的影像文化,根本就是世界公民的必修課程,讓網站上的讀者完整地認識電影大師,是媒體的天職。

48d8_2  

看著紐約時報的記者在替影迷打抱不平,浩歎安東尼奧尼的作品在當前的美國市場上相當難找,只有《情事》與《欲海含羞花》兩片DVD,能找到加上附錄講評的精裝版,另外《春光乍現》和《愛神》則是發行了單純的DVD,我不禁想要問台灣人如果想要看安東尼奧尼的作品,除了《春光乍現》、《雲端上的情與欲》和《愛神》,又能找到幾部?(當然,也許有人會質疑,大師的作品是藝術精品,偏偏知音很少,就算有心人肯花錢引進,又能賣出或租出幾捲?)拿經濟市場的利潤法則來評估文化作品產值,真的是很難有呼吸空間的,除非電影資料館日後肯來辦回顧展,否則一般影迷真是想看也無門的。

對多數人而言,不知道柏格曼與安東尼奧尼,不影響你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指數,看了柏格曼與安東尼奧尼的作品或許還是一段時間的煎熬與折磨。但是,不看或不知道柏格曼與安東尼奧尼,並不代表他們不存在;多關心,多知道了一點世界文化資產,卻可以讓今天的你比起昨天多了一粒種籽,未來或許能在知性與感性的世界中,綻開了一株小花。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藍祖蔚 2009.07.21

04  

還記得安東尼奧尼嗎?他的早期傑作《女朋友》有機會在台北亮相了。

ANTONIONI  

義大利名導演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離開人世即將滿兩年了,我卻意外巧遇了大師在五十四年前完成的作品《女朋友(Le amiche)》,更加確認每位創作者都有偏好指紋,早早就已如影隨形,終身相伴了。

得見《女朋友》,主要是該片獲選為電影資料館「2009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的十一部作品,研討會的重點在於分享搶救老影片的方法,有的影片是硝酸拷貝起了化學變化,不但褪色,而且可能損毀;有的則是聲音雜質太多(例如《綠野仙蹤》);《女朋友》的問題則在於原始底片刮痕太多(修復師一共移除了二萬六千條刮痕)...修復工程的目的就在於還原作品的原始風貌,讓文化創意得以長存。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蔡瑋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2007)【情事】(L'Avventura,1960)


教堂頂樓一條條橫陳綁縛的粗繩索,可以是視覺同心理的阻礙,可以把玩,可以纏繞,這裡是求婚的場景,女主人翁不敢答應,一不小心牽引了繩子,鐘聲大作,遠處教堂跟著回應,再如海島上怪石嶙峋,沒來由海濤沖上岩岸發出一聲巨響,不然就是狗豚大小的滾石跌跌撞撞一路墜下懸崖驚心動魄,這裏上演的是女主人翁好友安娜失蹤、眾人淹留找尋的戲碼,可看出作者對場景運用的精密設計與技巧;

前半部人物動線縱橫交錯且都是令人難以消受的銳角,後半段愛情在滋長,尖銳的角度消失,重疊、或者變成圓滑的弧線,觀者的情緒感受又一翻更新;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2007)紅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 (1964)

撰文/蔡瑋

片首工廠單調的敲擊聲被引用為樂句的單音發展成女聲的肉音樂曲集詭異、沉鬱於一爐,之後除了單調的汽笛聲之外,幾乎無任何配樂;現場的聲響幾抽離掉大半只剩下戲劇表現所需的音效,對白也疑似全部是事後配音,從聲部的表現,感覺是靜謐的腦中世界,抽離現實與生活;

影像大至區分失焦的望遠鏡頭(純粹製造被物體圍繞的氛圍)、無景深且扁平似一幅圖畫的望遠人物特寫(好似刀切殺出空間的幻覺)、人物運動方向強烈的大遠景構圖(史詩氣氛與浩大場面的戲劇癮頭),共同構成影像敘事的舞台,三者並無統協的觀點,空間感時而強烈,時而壓縮夢幻抑鬱,彷彿在現實與想像中浮沉穿梭(淡水上水下涇渭分明);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