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耕(迷火佛拉明哥舞坊團長)
導演、攝影、燈光、美術設計的巧思,使得這部沒有劇情的電影高潮起伏;它雖然沒有劇情,但是每一段背後都有耐人尋味的故事。如果你不是很有時間,只要熟『讀』這一部電影,十五年來與二十年內,其他的都可以不必理會!
大卡司當然是這部佛拉明哥電影的賣點。片中每一位主演的歌手、吉他手、舞者,編舞家都可以再『延伸閱讀』,因為他們的藝術傾向與呈現方式,型塑了這十幾年來的佛拉明哥風貌,同時,可預見的,也將會是未來大家爭相模仿的對象。
除了是大卡司組成的堅強陣容之外,曲目的安排、畫面的呈現,都有一個強烈的企圖:安達魯西亞風情精華版。影片中大量出現的十九、廿世紀繪畫,從西班牙本土的Julio Romero de Torre到Joaquín Sorolla,法國的Gustave Doré到美國的John Singer Sargent,舞者在這些名畫中穿梭,儘管音樂舞蹈風格已經是廿一世紀,由於這些繪畫創作的時空,也是佛拉明哥出現的時代,大有首尾交疊的奇趣。讚頌安達魯西亞最力,也是舉世最熟悉的西班牙文劇作家、詩人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電影中安排兩首由他的詩與劇改編而成,膾炙人口的曲目(“Verde que te quiero verde-rumba”『青青我愛你』與”La Leyenda del Tiempo-bulerías” 『光陰的傳奇』)。讚詠歌(copla)是西班牙更普及更受歡迎的音樂形式,也在片中融入佛拉明哥形式,搭配背景的早期海報,將詞義融入畫面中,大放異彩(“Esos 4 Capotes”『這四件斗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