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in
演員:蓋爾賈西亞伯諾Gael Garcia Bernal
上映日期:2月27日
電影 【NO】代表智利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取材史實,它講述智利在80年代末期,獨裁將軍皮諾契為因應民主風氣,在長達十五年統治之後,決定舉辦公投,讓智利產生民選總統。「NO」是當時反對皮諾契獨裁政權陣營的代號。
在民主正式到來前夕,選總統沒有辯論會,媒體時段資源都掌握在獨大的執政黨手中。這場智利首屆民選總統競選,陣營分為敵對兩派,極右執政黨簡稱為「YES」陣營,反對黨為「NO」。為了讓候選人表達政見,國營電視台決定讓兩方陣營各自製作15分鐘競選文宣影片,每天帶狀播出,長達一個月,讓由17個獨立反對黨派組成的「NO」陣營,也能透過國營電視台來表達政見訴求。
可想而之,長達15年的官方說法背後,有多少傷痕悲劇真相需要泣訴?想當然爾,獨裁政府雖釋出善意,但不代表有雅量能任反對黨為所欲為。 電影【NO】的故事,就是拍攝當時被NO陣營從商業廣告界挖角的創意天王,如何以他的廣告策略,對外抵抗執政黨強勢資源及言論箝制,對內排除分歧疑慮,順利執行完成他的創意理念,以「15分鐘節目」凝聚民眾選票,幫助「NO」陣營取得勝選。
【NO】取材智利真實歷史,但切入觀點有趣,導演將這場歷史選戰,聚焦在雙方的電視競選宣傳影片上,變成兩派政營廣告創意人的對決。兩造陣營端出的廣告穿插在影片中,好像名廚上菜「料理東西軍」一般,呼籲選民選菜來決定智利的未來,製造不少亮點。影片大致維持著智性詼諧的基調,但導演也不時提醒觀眾,影片背景是皮諾契將軍一黨獨裁政權下的智利,興風作浪尚未成氣候以前,當心當頭一記悶棍。
技術上,導演不是僅用故事來設定時空背景,更有一個形式美學的策略,就是全片畫面以4:3比例呈現,相當於電視規格。早期電影35mm有聲膠片也接近這個比例,直到1950年代好萊塢為挽回流向電視的觀眾,開發1.85:1的35釐米膠片,甚至1970年代開發出Panavision系統2.35:1的35釐米膠片。雖然目前HD數位電視都以16:9(相當1.78:1)的規格,在家看電影也不覺奇怪,但觀眾進戲院看【NO】時候,一定率先對4:3的畫面比例,以及如電視投影畫質的影像質感,嚇了一跳。除非是常看藝術電影,或曾在影展看早年經典電影的觀眾。事實上【NO】的影像規格和影像質感是形式美學的考量,觀眾不要以為它是粗糙的學生影片或家用錄影帶。
為何這樣拍攝?我想導演的策略是企圖營造整部影片都像當時被電視紀錄下來,讓觀眾彷如置身現場,正透過電視經歷當時智利人民的抉擇。用偽電視紀錄片型式,紀錄發生在80年代末期智利的民選總統過程,此外當影片再現當時電視播出的15分鐘宣傳影片時,無論形式和影像質感,都能與本片融為一體。
我這個說法不是為了歌頌導演的選擇,它當然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固然成本無法與好萊塢電影抗衡確實如此,但它也不是單純好與壞、精緻或粗糙的選擇。它是來自藝術考量且需要勇氣和觀眾理解解的選擇。片尾上字幕時大家熟悉的寬銀幕電影膠片比例就會回來。
雖然皮諾契的戰場在智利,電影【NO】的戰場卻是在電視,兩方選用消費市場裡的電視廣告做為武器。大眾傳媒如電視確實可以操作民氣,但也需謹慎提防反挫,如影后費唐娜薇在1976年經典名片【螢光幕後】(Network),便曾引火自焚。電影【NO】片中,當NO陣營找來蓋爾賈西亞伯諾飾演的年輕廣告人,就像經典名片【蘇利文之旅】裡最後找到真正讓觀眾喜愛電影的導演,為選戰帶來變局。
電影【NO】紀錄了在智利邁向民主化的關鍵時刻中,一群年輕廣告人確實理解廣告本質,在官方電檢審查嚴格的環境中,運用創意做出支支打動人心的廣告,突破箝制,突圍而出,凝聚選民,帶來改變。【NO】也可以視為一個政治傳播與競選文宣的案例分析。它沒有批判選民的容易討好與政策冷感,也佐證競選文宣有效值得深究。
這部電影對於台灣觀眾如我,激起不少回憶。我經歷過1994台北升格直轄市後首次民選市長(陳水扁,得票率43%),1996年李登輝成為台灣第一任民選總統(得票率54%)。這種一黨獨大時代結束,進入民選民主政治時代,政治傳播和政治文宣成為顯學,其中2000年范可欽為陳水扁製作一系列「鐵漢柔情」競選廣告,助陳水扁勝選,坐上總統大位。
所幸電影【NO】講的不是范可欽這樣的商業廣告人。它也不像增村保造【巨人與玩具】這樣刻劃在商業廣告市場的競爭,【NO】固然有一場廣告戰,但它本質還是呈現智利歷史,題材是智利政治,主角是大政治家和大藝術家。【NO】真正感動我不是創意救國的趣味,而是它在紀錄政治轉型的過程中,讓創意廣告人在這個政權遞嬗的過程參與其中。就像【亞果出任務】那樣,不在政治權力場的人挺身而出,參與民主歷史並發揮了關鍵的效應。創意尤其在這裡顯現,他們是以非暴力的方式,達成了改變的願望。驕傲尤其在這裡,他們一進一出清風兩袖,不忮不求,撥亂反正後復歸其位,一身傲骨,如常生活。
台灣這些年有許多文化和娛樂圈人士投身政治和公共議題,他們與范可欽的拿錢辦事不同,更多是無償性質的振臂疾呼,如楊雅喆的反核影片。不僅是娛樂和文化圈人士,所有自認是公共知識分子的都可以來看【NO】,當政治或軍事論爭能以非暴力方式落幕,這是善之善者也的智慧。
一度我以為我會看到政治恐怖電影。結果我看到的是歡笑、彩虹,也衷心相信改變。影片散場時分,幾個朋友一時聊起核四為何不辦公投?看來【NO】喚起的不是行銷創意,倒是公共意識,而且讓人感覺興奮,彷彿改變能透過集體力量發生,並不需要少數烈士的流血犧牲。話說集體共識是我們久違的感動了,如何喚醒凝聚集體共識,看來,執政者似乎也要提防「NO」正悄悄地覺醒。/完
※原文出自於:185電影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