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主題:不做夢的電影人:趙德胤電影實踐之路
時間:7月26日(六)15:00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2F多功能藝文廳
講者:知名影評人塗翔文、《冰毒》導演趙德胤
紀錄:陳柏凱


知名影評人塗翔文與【冰毒】導演趙德胤舉辦電影講座對談

Q1:台灣對導演在生活、創作上的影響是什麼?或是說他帶給導演什麼養分?台灣對導演來說是什麼?

A1:在台灣的環境會感到很安逸很寧靜,無論如何都不會餓死、都有工可以打,跟緬甸的狀況差距很大,在這種環境下其實很容易失去對於創作的衝動與熱情。對我來說,在緬甸長大的16年才是真真切切的,源源不絕成為我想講的故事,打架被砍啊、上市場啊、車子翻過來,什麼衰事都有,生活在緬甸的那段日子很苦;相比起來,在台灣要討生活真的很容易,而且處處都是資源、都是貴人,讀大學時指導教授甚至自己拿錢出來贊助我拍片!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就是我的養分,這是台灣和緬甸最大的不同,有一次我給緬甸的算命師算過命,他說我這一生的發展,就是離故鄉越遠越好,或許他真的講對了!(笑)

Q2:問比較實際的,導演如何看待票房/拍片資金/市場反應…..等等與錢相關的問題呢?

A2:我拍片先不會先考慮市場或票房,但是在拍片所有執行的過程當中,會比較節省用錢、該用的地方才用,拍出來之後也就比較不會去想到底會不會賺錢。我覺得生活跟電影是密不可分的,創作總是先行於金錢,對我來說,想拍出什麼故事才是最根本的事情,想拍什麼片我就拿多少錢,別人投資我的時候,我總是會幫對方想會不會虧錢,這是我很在意的。有時別人拿一兩千萬或是拿劇本指定來給我拍,我也不一定會拍。一來是我想做的不一定需要這麼多錢,二來是我拿了別人的劇本會忍不住「燒掉」,我會大肆修改以符合我自己對創作的美感與堅持,不然會過不了自己這關。我覺得要經營出電影的格局代表的並不是鋪張的花費大筆金錢,有時候關鍵更可能是一個符號、一句對白。電影並不是如此「夢想」、「夢幻」的行業,所有拍片的細節與執行都必須是非常精準的、科學的、有邏輯的。

知名影評人塗翔文(左)與導演趙德胤(右)舉辦電影講座對談,講座精彩萬分

Q3:導演關注台灣流行文化嗎,會考慮啟用台灣演員?

A3:基本上我的生活很簡約,家裡沒有電視,每天就是開著收音機聽聽古典樂,然後一天花三四個小時打開YAHOO關注台灣影視圈的消息,小S又懷了幾胎我也瞭若指掌,也會花時間讀國際新聞以及緬甸的大小事。除此之外,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電影,空閒時也會自掏腰包上電影院。

我認為演員不一定是重點,而是應該找到適合的演員。只要給我一年時間,誰都是很有潛力能當演員的。而知名演員有他們的責任在,一年之內必須接很多商業演出,他們的檔期比較難動輒跟我半年、一年這樣慢慢磨戲,我也希望和臺灣演員合作,我也很欣賞張孝全的演技。說實在,我很羨慕王家衛可以花三四年,任性地、慢慢地拍,不像《冰毒》剪接的時候缺什麼鏡頭都沒有補拍機會了。

我一直想要在台灣拍片,我會想要宏觀地拍出台北,台北的個性是什麼?它有什麼條件?又有什麼問題?但這些事情又容易淪為說教,要拍攝還有許多需要考慮周全的地方。像是李安、史蒂芬史匹柏就能把這些條件融入電影中使故事有深度,卻又不會讓人覺得說教意味濃厚,是我一直以來想要學習的。

Q4:導演接下來準備拍什麼片呢?

A4:最近接了一個紀錄片,歐洲出資,主題是「到一個最遠的遠方」隨意地任由我拍攝,預計明年會上映。在這一次的拍攝中,我對於電影中的「聲音」有了更大的體悟,聲音並不單單只是輔助影像,反而是用以解釋、支撐影像的,我跟林強大哥在這點上面有相同的看法。

我認為一部作品只要能夠說服觀眾、讓觀眾不出戲,那便是一部「寫實電影」,連《變形金剛》都算是一部寫實電影。我對於有些人說「不喜歡看『寫實』電影」的說法是存疑的,寫實電影在我心中的範疇並不如那些人想像的狹窄,不應該因為類型而限制了自己看更多好片的可能。我什麼大片小片都看,我一直有在準備電影,不光是看很多電影,我默默地也累積了二三十部短片的產量,這是我熱愛電影的方式。

IMG_20140726_150541

觀眾Q1:為何會有說故事的欲望?最想拍的是?

A1:《變型金鋼》啊!(笑)聽起來像是開玩笑,但其實從大學以來,我就一直有在構思關於複製人的題材,有朝一日我真的想把他拍出來!我想拍的片子是那種,只有我看得到、很獨特的東西,像是緬甸的經驗便是台灣導演,即便李安也不可能擁有的經驗,這些經驗、這些故事需要有人來拍出來,需要我來拍出來。 

觀眾Q2:拍電影真的能不在乎票房嗎?另外,導演對於所謂「才華」的看法?

A2:我在拍《冰毒》前的準備做得很充足,我天天都會寫日記,大部分橋段都是參照日記,在前往緬甸之前我就已經把很多設計都想好了。老實說,我在意的只是「如何建構一個對的場景?如何說服觀眾?」說到票房什麼的,我覺得能不能誠懇地把想講的故事給講好更重要。

至於才華的部分,我認為才華背後牽涉到的是一種「性向」、一種「興趣」,所謂的才華可能是累積、是執著。我讀大學的時候,看電影都會試著把鏡位一個一個拆解開來,扎扎實實地分析,才發現好萊塢大導像是史蒂芬史匹柏,使用的鏡位原來就只有三四顆鏡頭而已,但卻能精煉地拍出一部部好片。這些功課其實都很重要,不管是誰都要花大量的功夫才有辦法將一件事情做好,就像同一首蕭邦的曲子,人人彈起來感覺卻都不同,好聽與否有時差異就出在細節。我還是認為電影是很科學的事情,能將作品「最小單位化」地去分析,我才能保證自己能夠精準地控制作品想傳達給觀眾的訊息。

        

下周仍有多場映後座談,
想了解導演創作理念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了!

【冰毒】7/18 愛上癮│光點華山 獨家獻映
▲電影預告→http://goo.gl/vmjWM2
▲電影時刻表→http://goo.gl/0IBVb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