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RESS-KEYSTILL-2

【聯合晚報╱聞天祥】


烏克蘭導演瑟蓋洛茲尼察(Sergei Loznitsa)正是所謂「坎城的孩子」。

第一部劇情長片「你是我的喜悅」(My Joy)就直接角逐金棕櫚,雖然失利;但第二部作品「在霧中」(In the Fog)則在去年坎城贏得很好的評價,也在會外拿下了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這位拍紀錄片起家的導演,和時下的新銳確實截然不同,無論題材的選擇或技巧的展現,都十分成熟練達。

「在霧中」描述的是1942年,德國納粹佔領白俄羅斯期間,一個並未跟德軍合作、卻在被捕後刻意釋放的男子(其他同儕則慘遭絞刑),百口莫辯地成為同胞懷疑的對象。為什麼大家相信敵人,卻不相信認識那麼久的鄰居?人性一旦遇到特殊、敏感的時刻,就變得不堪考驗,也特別容易操縱。納粹簡單地利用了這一點。

當兩個地下游擊隊隊員前來押他赴死時,影片開始分別交代三個男人先前的故事。這並非岔題,而是讓你看到「英雄」與「罪犯」不見得如我們表面所以為;但「偏見」與「道德」加起來,常是恐怖的毀人力量。影片在此時產了一種類似閱讀俄國經典文學的厚重力道。瑟蓋洛茲尼察一改前作隱喻過多到近乎不知所云的問題,紮紮實實地讓我們辯證不同人物的個性、處境、以致於難以違抗的命運造化,怎麼讓角色走上無法扭轉的結局。

沈穩的節奏,讓觀眾有時間去細細咀嚼角色的困境;傑出的技巧,則讓人聯想到過去俄國電影的傳統榮光,但並不說教。

到了片尾,正如片名,一場大霧配上主角進退兩難的處境,營造出明顯的視覺象徵。人道的大哉問,在銀幕上敲擊著觀者的道德複雜性,時勢造英雄,更醞釀身不由己的悲劇。「在霧中」不把箭頭對向早已講濫的納粹或反納粹這類的異己對抗,而是同一陣營裡的清理與自殘;它甚至連兄弟鬩牆都談不上,因為男主角幾乎無力辯解,更恐怖的是逃脫的慾望也如一灘死水。

諷刺的是,「在霧中」絕大多數時候的場景,不是戰場,也不是聚落,而是樹木參天的森林裡。在無關對錯的大自然之中,是人,把自己與別人推上了絕路。


※ 原文出自於: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764899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lashforward 的頭像
    Flashforward

    前景娛樂:種一片好田 吃一頓好料 開始慢活人生《小森食光/夏秋篇》4/10 料理幸福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