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B:獵鷹行動》(R2B:Return To Base) 11/23震撼上映!

具有天賦般飛行實力,但愛搗亂的泰勳(Rain飾)為了炫耀自己的實力,試圖進行沒有空間和高度餘地的飛行,搞亂了整個空中飛行表演的場面。

隨著突然響起警笛聲,身分不明的敵機闖入首爾上空,讓大都市首爾狼狽不堪。緊急出動的21戰鬥飛行隊這次不再是演習,如何在有限的七分鐘內完成任務呢?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由智利導演帕布羅拉瑞恩執導、墨西哥明星蓋爾加西亞主演的電影《NO》,確定代表智利角逐201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今年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邀請首映的智利電影《NO》,放映後大獲好評,許多影評人甚至讚揚該片的水準應該成為正式競賽片。《NO》叫好也叫座,果然在「導演雙週」單元一舉奪下最佳影片大獎,不僅如此,如今更確定代表智利角逐2013年第85屆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NO - Publicista dormido  

《NO》片描述智利軍事首領皮諾契因國際壓力,於1988年被迫舉行公投,結束他從1973年以血腥政變方式取得的政權。智利人民用「yes」或「no」的聲音,決定未來的8年是否依舊受皮諾契的政權統治。當時反對派的領導人積極遊說一位年輕衝動的廣告商經理,全力支持他們的活動。他們設法克服一切困難,在不足的資源,與皮契諾這位暴君的嚴格監控下,這位年輕的廣告人設計了一個大膽的計畫來贏得公投。他一反以往民主鬥士們慣用的悲情與控訴策略,反而在廣告中大量採用帥哥美女,還配上宛如「We are the World」的歌星大合唱來做為朗朗上口的廣告主題曲,甚至借用可口可樂廣告中的青春手法來拉近與民眾的距離,這些非傳統的政治廣告手法,令皮諾契軍政府的宣傳人員措手不及,開始使用卑劣的手段來對付他們。最後倒底是Yes還是No會勝出,只能留給民眾來決定。


導演帕布羅拉瑞恩擅長以諷刺批判的方式,處理嚴肅的國家議題,《NO》是他的第四部作品,先前的《週末魘狂熱》、《命運解剖師》都成功在國際影展、影評人口中獲得好評,這次代表智利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令人期待,畢竟智利至今尚不曾獲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是否能靠帕布羅拉瑞恩的《NO》打破僵局,就待明年1月15日奧斯卡公布提名名單見分曉。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 國立台灣美術館

 Keystill_klein  

以沉靜不多話的鏡頭拍攝「俄羅斯」這塊黑暗大陸,導演花了17年的時間記錄他的故鄉,但卻選擇居住在德國,幾年往返俄羅斯與德國的生活,這種旅居異鄉卻又近鄉情怯的情懷,骨子裡仍舊拋捨不了心所嚮往的血液。

瑟蓋.洛茲尼察-這位如同楊德昌導演般,皆有著相同理工學歷的背景,終將在電影裡找到人生出路的兩位導演;楊德昌擅長描寫台北現代生活,貼近寫實的將台北的生命記錄下來;而瑟蓋.洛茲尼察則是運用比紀錄片更緩慢的鏡頭,去刻劃屬於俄羅斯的軌跡,除了影像,他也使用一種近乎實驗手法的風格記錄; 1996年其畢業製作《今天我們一起蓋房子》開始受到國際矚目之後,幾乎每部作品都在國際各大影展大放異彩,但卻鮮為亞洲地區認識,2004年紀錄片雙年展邀請了瑟蓋.洛茲尼察的三部作品-《風景》、《肖像》、《沉睡的月台》;2012年,這一次我們將好好介紹這位導演給台灣觀眾。

 

Sergei_Loznitsa  


第一部劇情長片即被坎城選入正式競賽片《你是我的快樂》在國際上造成受到相當大的矚目;而第二部劇情片-《在霧中》再度選入2012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並拿下坎城影展費比西獎此為瑟蓋.洛茲尼察最新作品:1942年白俄羅斯被德軍佔領,一名男子因為不願合作而被背負污名,他的尊嚴受到挑戰,生命也岌岌可危,在叛國與英雄主義界線模糊不清的時刻,這次他必須在道德的邊緣作出選擇。

影展資訊

查詢放映場次

原文網址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位導演拼圖+時刻表  (點遠圖片可以看到原尺寸大小喔)


繼費里尼影展之後,維斯康堤、安東尼奧尼、費里尼三位義大利經典大師將連袂出擊,於9月21至27日一口氣推出10部經典,包括維斯康堤的《洛可兄弟》、《無辜者》;安東尼奧尼的《情事》、《紅色沙漠》、《女朋友》;費里尼的《生活的甜蜜》、《8 1/2》、《鬼迷茱麗葉》、《小牛》、《騙子》,保證滿足所有影痴,一次體驗經典魅力。

 

自去年維斯康堤影展推出大獲好評後,今年年初的安東尼奧尼影展,與年中舉辦的費里尼影展都在台灣掀起了觀賞藝術電影的風潮。這3位義大利大師在影壇享譽盛名,他們也一直深深影響整個電影與藝術領域,是許多後來研究電影的人不能錯過的經典大師。其中,以曾6度入圍威尼斯影展金獅獎、2度角逐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維斯康堤,所帶領起華麗風格最令人印象深刻。由於維斯康堤曾擔任劇場導演,偏愛華麗的服飾與佈景、誇大的演出風格與氣勢磅礡的音樂,這些元素共同追溯一個動盪不安的歷史年代,諷刺其中自我陶醉的頹敗與腐爛。

LuchinoVisconti              一天抽120支菸的維斯康堤於1976年過世,當時他硬撐著中風的身體拍攝《無辜者》,也為後世留下經典。

相較維斯康堤,台灣更多影迷熟悉的是安東尼奧尼,因為他是王家衛、蔡明亮、楊德昌等知名導演直言深受影響的經典大師,2000年王家衛甚至受安東尼奧尼之邀合作拍攝《EROS》(愛神)。安東尼奧尼擅長以疏離、簡約的現代主義風格來刻劃心理變化,影片中人物內心的掙扎,與人與人之間的暗潮洶湧,更被部分影評人形容為「內在新寫實風」。他分別在1983年、1993年、1995年獲得威尼斯影展、歐洲電影獎與美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是少數一生中囊括坎城、柏林、威尼斯影展大獎的導演。

p643079279       電影歷史學家 弗吉尼亞 敘述安東尼奧尼對於世界的觀點,是一種「後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知識份子」的方式。

然而,與安東尼奧尼同樣被後人尊稱是讓戰後義大利電影走出新寫實風格的關鍵人物,正是費里尼。他們都讓電影邁向個人想像的新境界,尤其費里尼,他被公認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費里尼一生提名過12次奧斯卡,4次摘下奧斯卡,並拿過2次威尼斯影展銀獅獎、1座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所有創作中最特別的即是1963年的《8 1/2》,這部片無疑是他電影天才的展示大會,交錯穿插回憶、幻想、夢境與現實,費里尼對夢的表現可以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媲美,片中的11個夢更成了後來電影學院研究的範本。 

1275810656743   費里尼的電影影響許多同時代或是後來的電影導演,包括大衛·林區等知名導演都表示費里尼影響了他們的作品。

 

 

 

3座奧斯卡、2座坎城、6座威尼斯、1座金球獎,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三位義大利大師的經典名作,9月21至27日獨家於梅花數位影城一次全部展出,喜愛電影藝術的朋友絕不可以錯過這場難得的電影盛宴。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oor Folk -5

國片《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今日傳來好消息,確認獲選為第32屆夏威夷國際影展正式競賽片,將與世界各地的電影一較高下。

夏威夷國際影展今年自百部作品中,挑選6部亞洲電影成為正式競賽片,其中國片《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雀屏中選,備受關注,過去台灣電影只有《海角七號》、《台北星期天》在此影展中獲選為正式競賽片,因此格外引起國際影人注意。此外,《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在夏威夷國際影展中不只參加競賽,同時也符合最佳亞洲電影獎的資格,是今年影展的一大焦點。

《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自今年起受邀溫哥華影展、釜山影展,甚至明年2013鹿特丹影展,導演趙德胤受全球各大國際影展矚目,一致認為他是未來最令人驚豔的新銳導演,而片中的女主角吳可熙更是在趙德胤提拔下,從台灣劇場演員躍升為國際影壇討論的新星。此外,夏威夷大學在獲知《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成為夏威夷國際影展正式競賽片,即刻邀請趙德胤到校演講,屆時這部描述販毒、人蛇,橫跨泰國邊境與緬甸的電影,勢必在校園掀起討論。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8819_323090561119982_788308837_n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趙德胤新作販毒電影 一舉入圍四大國際影展

趙德胤整個十月將成為空中飛人

Poor Folk -4

當《歸來的人》仍不斷受邀到全球各地參展的同時,導演趙德胤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就完成了新片《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並一舉入圍了四大國際影展,除了韓國釜山影展、印度孟買影展、荷蘭鹿特丹影展外,趙德胤也將在本月底出發至溫哥華影展,參與本片的全球首映。因為《歸來的人》所建立的國際名聲,《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剛完成的消息一走漏,各大影展立即展開搶片攻勢,紛紛來信洽詢或甚至直接正式邀約。從溫哥華、釜山、再隨《歸來的人》到北京放映,若再加上也來盛邀的孟買,整個十月,趙德胤在台灣的時間大概只剩五天。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  

 費里尼與馬斯楚安尼合作拍片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由於《生活的甜蜜》與《八又二分之一》名揚國際、締造了影史經典,兩人自此成為電影圈的黃金搭檔,而馬斯楚安尼也化身費里尼的銀幕代理人。透過他微妙的表情變化和輕描淡寫卻出色的表演,影像大師以獨特視角所見的奇幻世界就此呈現在我們眼前。

好比《生活的甜蜜》費里尼帶著馬斯楚安尼走過腐敗瓦解的社會;而類個人傳記的《八又二分之一》男主角則承載了大導演文思枯竭的痛苦和自我質疑。他們個人的才華並非兩人合作無間的唯一解釋,在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可多得的相似和默契,那是任何創意手法或專業眼光都比不上的。

 

11

 

費里尼開玩笑說:「我會雇用他的另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想把他捧紅、讓他賺大錢,等我老了就有人可以養我!」

 

提及如此特別的合作關係時,費里尼說道:「馬斯楚安尼如同我的心腹,我們歲數相近又很瞭解彼此。雖然怕他太得意,但我還是得承認他是個有才又聰明的演員。在我的電影中,不需要他來飾演一個明確的『角色』,他更適合演出充滿矛盾和混沌的『人』。在他身上,我看到許多難以言喻的特質,聰慧、敏感、有點孩子氣但多疑,他能巧妙地表現出其中些微的差別,最重要的是,他充滿夢和幻想。」

3

 義大利電影史上再也沒有一個組合像他們這般閃爍。

這對經歷了新寫實主義時期,義大利喜劇鼎盛時期和過渡時期的搭檔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不過兩人合作期間不曾發生過爭執嗎?費里尼想了很久答道:「有時馬斯楚安尼看起來有點心煩,因為他必須早上五點來片場做造型,一整天下來,他臉上的妝都快糊掉了,要等上兩、三個小時才能把眼睛張開。有時候大概晚上九點,我就會充滿歉意地對他說『馬切洛,你早上五點就來了,我們卻一幕都還沒拍好。』但他的反應從容優雅,他說他喜歡觀察。」



馬斯楚安尼馬上接著:「我的確很喜歡啊,看他工作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幾乎成了他的觀眾。和其他導演合作的情況就不大一樣了,等著拍戲的時候我通常會有點緊張,有的導演要求演員早上七點到場,卻因為有付薪水所以他們不在乎把你晾在一旁,我很看不慣這樣的作風。但是換成費里尼,等待頓時成了一種樂趣,能有機會看見美妙的人事物,而且還有人付你錢。」

 

   
費里尼甚至為好朋友打抱不平:「常有傳聞馬斯楚安尼無心拍片又懶惰,我承認他不喜歡讀劇本,但這不是不認真,而是因為他相信我,他喜歡觀察每一天拍攝的動靜,他賦與了角色需具備的好奇心。」馬斯楚安尼也說道:「如果你真的是個演員,為什麼要提早一個禮拜研究劇本?」然而他也承認,若遇到不像費里尼如此隨性的導演,翻翻劇本、事先做功課還是需要的。

12     

馬斯楚安尼說:「在費里尼身旁,我不覺得自己是個演員,反而更像朋友,

這不像在工作,而是在找樂子。我們不來認真工作這一套,因為那通常沒什麼效果,

我們喜歡一起作夢。每當他有什麼點子,我總會贊同,就像我們心靈相通一樣。」


這對黃金搭檔合作無數次,卻絲毫不擔心老調重談。費里尼舉例:「好比有位畫家一生都在畫馬和瓶子,但是你卻能從中看出畫風轉變的過程,我不認為我在做重複的事情。一個人永遠都會是一個人,不可能哪一天變成一頭大象、一棵樹或一朵雲,我們必須向前看,從不同的角度更深入自我。」馬斯楚安尼也不擔心飾演重複的角色:「我和費里尼合作時,我是我自己,我也是他。但是我能在不同的電影裡、透過不同的角色、試著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我自己。」

閱讀原文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31落跑教宗上片設計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1-2 29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費里尼,9月7日於梅花數位影城獨家上映。費里尼是電影史上絕對的天才,一生獲得4座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2次奧斯卡提名、2座威尼斯銀獅獎、1座坎城金棕櫚獎。這次影展片單包括《小牛》、《騙子》、《生活的甜蜜》、《8 1/2》、《鬼迷茱麗葉》等5部影迷必看的經典作品。


繼2011年的維斯康堤影展、2012年初的安東尼奧尼影展後,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壓軸推出費里尼影展。費德里科.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1920~1993)是公認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費里尼的作品完全看不到藝術電影中常見的賣弄、炫耀、裝腔作勢,而是以自在流轉的方式帶領觀眾進入他混合夢境與巴洛克藝術影像的世界。偉大的柏格曼就曾評費里尼「非常直觀、非常原創,他是巨大的力量,真正的藝術家」。

費里尼之所以能在影壇奠定大師地位,在於他的「費里尼特色」:自傳因素、切身體驗與個人經驗。這3項特色讓他在電影敘事方式上呈現創新手法,並對現代主義電影造成影響。例如他在1953年完成的《小牛》正是一部被視作半自傳回憶錄電影,故事以一種全知觀點的口白娓娓道來,喜歡漫畫的費里尼用一種幻想與荒謬的方式呈現出他本身抑鬱的青春、濃厚的鄉愁,也描繪了當時50年代義大利社會狀態。後來1955年的《騙子》更延續這樣的創作重心,以新現實主義的風格和故事呈現了戰後義大利貧苦的狀況。

1960年費里尼完成了《生活的甜蜜》,這也是他和馬斯楚安尼首次合作,此後這位大明星成了費里尼在銀幕上代言人。這部電影甚至還創造了一個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詞語PAPARAZZO,即是狗仔隊的同義詞。不過,最多人對費里尼印象,應該是建立在1963年的《8 1/2》。這無疑是他電影天才的展示大會,交錯穿插回憶、幻想、夢境與現實,費里尼對夢的表現可以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媲美,片中的11個夢更成了後來電影學院研究的範本。

費里尼在自己唯一出版的散文創作《虛構的筆記本-費里尼的塗鴉》中,這樣描述他所面對的人生:「我應該有過一本筆記本……那些摘要和注意事項差不多是這樣的:在奇蹟般的寧靜中,海面上降下雪來。難以形容的堆雲,明亮的月色,夜鶯的歌聲在空中迴蕩,然後突然一片靜默。」由此可見費里尼習於將幻想與回憶,編織成迷人的夢境,這是他電影靈感的來源,也是多數人第一次接觸費里尼的電影,總會被震懾、發出不可思議的驚嘆。此次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將重現費里尼的經典作品,
9月7日於梅花數位影城獨家上映。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4140_322562491172789_160530306_n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30文/藍祖蔚

身後依舊讓人懷念,或許才更人明白「永恆」的意義。

我很難忘記1993年的10月31日。

那天,才剛聽完「鳳凰河」暴斃街頭,得年二十三歲的噩耗,接下來就是義大利的電影大宗師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因為心臟病發離開了人間,享年七十三歲,一老一少,相差五十歲的兩位銀河明星,竟然同時殞落。

我常用「義大利國寶」來形容費里尼,他的人生傳奇大致可分為三大特色,首先是「新寫實主義」,其次則是「抽象主義」,最後則是「慧眼識英雄」。

義大利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民生凋敝,百廢特興,以最質樸手法,從生活裡取材拍攝庶民血淚的「新寫實電影」因運而生,成為撼動國際影壇的風潮,當時費里尼就是重要的編劇,偶而也會替羅塞里尼的電影客串江湖騙子,自己做導演之後也拍了《大路》和《卡莉比亞之夜》等完全遵奉新寫實主義路線的作品。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7_thumb文/藍祖蔚

這張海報最吸引你的焦點在那裡呢?


看完費里尼的電影,你總是很難忘記電影中的女人,有人說他愛的是胖女人,從《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到《阿瑪訶德(Amarcord)》,印像最深的永遠是身材魁梧壯碩的胖女人,雖然,他一輩子最親密的情人卻是身材嬌小的茱麗葉塔.馬西納(Giulietta Masina)。

費里尼的胖女人到底有多壯觀呢?首先,你可能會想到《生活的甜蜜》中的安妮塔.艾克柏格(Anita Ekberg),她從飛機上走下來的第一個鏡頭,就讓人再也目不轉睛地盯著她比山峰還要偉大的胸部了。

安妮塔是1950年的瑞典小姐,十九歲那年初出道時的三圍是39吋半、22和36,就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波霸了,後來,一路胖下去,到了五十歲那年,上圍更豐潤了42英吋,第一眼看見她,你一定就難忘記她的胸前風情。再加上費里尼在《生活的甜蜜》中,要她帶著酒意,在一夜狂歡後於破曉時分走進了羅馬知名的崔維噴水池(Trevi Fountain)裡戲水,她那出水芙蓉的豔情模樣,頓時就成為影史上的經典畫面,成為當代人記憶羅馬的一個特殊符號了。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k38_thumb  

文/藍祖蔚                            

這張海報是我坎城影展的戰利品之一,很難忘的紀念。

看過楚浮導演作品《日以作夜》的影迷,大概都不會忘記那位拄著枴杖,想辦法要到電影院的櫥窗前,把海報刮下來帶回家珍藏的超級影癡。

因為對電影有癡狂,有迷戀,所以才會想要留下電影的光與熱。

1994年的五月,我也曾效法《日以作夜》的影癡,坎城影展落幕前一晚,孤軍深入坎城影展市場展的旅館攤位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拆下了攤位前的大師海 報,帶回了台北。那個晚上是個兵荒馬亂的晚上,影展即將結束,正式的活動只剩第二天的頒獎典禮了,多數的記者都已經交出了文稿,輕鬆地品酒喝咖啡聊著天, 所有的影展交易其實都已結束,市場展上乓乒乓乓,一派風流雲散的感覺,有的人在整理攤位,煩惱還有好多的宣材還沒發完,有的人正在敦促工人拆缷器材,深怕 東西沒還清楚,事後又要被罰錢。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sina, Fellini 2  文/聞天祥

1993年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1920.1.20 - 1993.10.31)領取奧斯卡終身成獎的時候,在典禮上說:「我應該要感謝所有曾和我一起合作過的人,但我無法一一唱名,唯一的例外就是我的妻子兼女演員——茱麗葉塔,謝謝你。但是,求求你別再哭了好嗎?」這時畫面切到觀眾席中正在啜泣的茱麗葉塔瑪西娜(Giulietta Masina,1921.2.22 - 1994.3.23)。這是奧斯卡史上最動人的時刻之一。

費里尼,影史上最具想像力的導演。瑪西娜,傳奇的義大利女演員。兩人相識於1943年,因為瑪西娜擔任費里尼編劇的廣播劇主角,聽到播出之後的費里尼打電話邀請她吃飯。所以,兩人都是先聽到對方聲音,才見到人,而且並非從「電影」開始結緣。他們很快地就陷入熱戀,並於1943年10月30日結婚。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已逝義大利導演費里尼在影壇與伯格曼、塔科夫斯基齊名。他自己的人生十足精彩,喜好拍攝自傳性色彩濃厚的電影,像是《生活的甜蜜》以他年少時在羅馬擔任記者的經歷為腳本,描述主角馬切洛每天鑽進羅馬上流社會找新聞,歷盡驕奢淫逸的生活,也逐漸迷失自我。這部影片將在九月七日至廿日「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費里尼影展」放映。

 《生活的甜蜜》於一九六○拍攝,這部影片後來還成了「狗仔隊」(PAPARAZZO)一詞的由來。PAPARAZZO是那些跟在主角馬切洛身邊,對著名人胡亂拍照的人。電影中也詳述底層人物對於宗教信仰的偏執,也拍攝了貧民窟、街頭流鶯的場景,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教宗動怒,梵蒂岡教廷還發起運動抵制這部電影。不過,《生活的甜蜜》讓費里尼抱回坎城影展的金棕櫚大獎。

Flashfor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